在二分类问题中,通常的分类概率门槛值是 **C: 0.5**。这是因为在二分类模型中,输出的概率反映的是样本属于某一类的可能性。标准的做法是:
- **概率 ≥ 0.5** 时,判定为正类(一类)。
- **概率 < 0.5** 时,判定为负类(另一类)。
### 专业分析
1. **标准阈值**:
- **0.5 是对称点**:概率输出为 0.5 表示模型对于某一类或另一类没有明显偏好,因此使用 0.5 作为分界点是最自然和合理的选择。
2. **模型输出解释**:
- 二分类模型(如逻辑回归)的输出往往是一个介于 0 和 1 之间的概率值,这个值表示模型对样本属于某一类别的信心。
- 使用 0.5 作为阈值,能有效地将样本分为两类。
3. **阈值调整**:
- 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中,为了提高模型的召回率或精确率,可能会调整这个阈值。例如,若需要减少假阴性(未检出的阳性),可以将阈值降低,反之亦然。
以下是关于阈值选择对分类结果影响的简单示例:
| 阈值 | 假阳性率 | 假阴性率 | 应用场景 |
|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
| 0.3 | 增加 | 减少 | 适用于需要高召回率的场景,如疾病筛查 |
| 0.5 | 适中 | 适中 | 通用场景,平衡精确率和召回率 |
| 0.7 | 减少 | 增加 | 适用于需要高精确率的场景,如垃圾邮件过滤 |
在多数普通情况下,尤其是标准数据集和任务中,0.5 是合理且常用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