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试报名
考试报名
考试内容
考试大纲
在线客服
返回顶部

备考刷题,请到

CDA认证小程序

在商业应用中,K-means聚类算法能够快速划分用户群,但业务营销更关注用户分群的形成过程和划分依据。为此,常结合决策树对聚类结果进行事后分析。以下关于该方法的描述中,最准确的是:
A. 决策树作为无监督学习算法,可直接优化K-means的聚类过程,提升分群准确性
B. 决策树基于聚类结果标签构建分类规则,通过特征重要性揭示用户分群的关键依据
C. 决策树通过计算样本间距离重新划分簇,替代K-means的初始聚类结果
D. 决策树与K-means均为有监督学习,联合使用可增强模型的可解释性和泛化性
上一题
下一题
收藏
点赞
评论
题目解析
题目评论(0)

根据材料,决策树属于有监督学习,而K-means属于无监督学习。在聚类事后分析中,需将K-means生成的簇标签作为目标变量,通过决策树构建分类规则(如ID3、CART等)。决策树的递归划分过程可直观展示不同特征对簇划分的贡献(如基尼增益或信息增益),从而解释用户被分到某群的关键特征(如年龄、消费频次等)。 A错误:决策树是有监督学习,无法直接优化无监督的K-means过程。 C错误:决策树不涉及样本距离计算,也不重新划分簇,仅用于解释已有聚类结果。 D错误:K-means是无监督学习,两者结合时决策树仅用于分析聚类结果,而非联合建模。